时人多知有个因演《失乐园》出名的明星黑木瞳,这黑木瞳出身于福冈县八女市黑木町;时人多知日本有名茶八女茶,这八女茶的发源地就在黑木町。黑木町的象征是素盏鸣神社里的“大ふじ”——“大藤”。此藤于1395年,由后征西将军良成亲王所栽,历战火与民间火灾而未枯,经六百余年雨露滋生繁殖,已冠盖数亩地、垂花千万条。
去年黄金周,与妻漫游熊本,归途路过黑木町,打老远见公路上横挂一幅紫色幕布,以为是到各村各町常见的“欢迎来到××”的字样。近前一看,垂着的竟是千条万条紫藤花!停车寻找,就发现了那“大藤”。原来是“大藤”漫生,围拢了素盏鸣神社,还伸过了马路变成了幕帘。“大藤”藤架下,有桌椅百余,我和妻子在那里坐下休息了老半天。五月初天始热,藤下却阴凉,举头看串串藤花的初紫淡紫,心中也清爽适意。日人管那一串串叫做“一房房”,但见那“一房房”藤花均有一米长,稍有微风过,拂得她袅娜摆动,胜过杨柳枝摇,抚慰人心神。
那“大藤”下,真是个休息的好去处。今年就又与妻一起来了。四月底五月初,黑木町举办“大藤祭”,“祭”的会场在“大藤”旁,有数十摊位店铺竞卖黑木手工艺品、蔬菜食品、酒醋……主要还是八女茶;“祭”的会场也在“大藤”下,供应各式小吃,有免费劝饮的八女茶。我们开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大藤”下,在它下面坐了一小时,我们并非想从“一房房”的紫藤花上追出什么浪漫,只是坐在她下面得一刻黄金周中的休闲。来看“大藤”的人中,有不少摄影爱好者甚至高手,他们徜徉于藤花下多时、又举起相机多时,捕捉到一个好镜头,我非专业也看得心痒,便拿起自己的“傻瓜”也“咔察”了两张。
去年看“大藤”是出游返程于日落时经过,当时从`贴在素盏鸣神社前的黑木町观光图中,看到从“大藤”旁边沿一条叫笠原川的小河上溯十几公里处有座灵岩寺,是八女茶的发祥地。可惜当时没时间去看看,今年清晨出发,在“大藤”下得到休息,便奔灵岩寺而去。
有路与笠原川并行,车行五分钟时,被妻喊停,原来她从左边车窗看到一块小得不起眼的牌子,上书“日本一小さい眼镜桥”。停车看到一块田地中间有沟小溪,溪上架着一座石拱桥,桥不过两米长,洞也就一米宽,是“单眼镜”,小巧玲珑得可爱。回想自中国禅师默子如定在长崎中岛川上建造了座双孔石拱桥并传授造桥技术,三百七十年来,日本九州出现万座单孔、双孔、多孔石拱桥,它们被日本人称为眼镜桥,真是有益有趣之事。我在出游中是见眼镜桥必看的,这次妻子眼尖,令我看到“日本最小的眼镜桥”,也是有趣有味。
再行五分钟,轮到我兴奋地喊着“大寨田!”停车。笠原川两面坡上都是石头垒出的片片梯田,我想起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虎头山”,想起了陈永贵郭凤莲,想起了“学大寨”。爬上坡看看,田里全是茶树,一排排,茶叶绿油油黄灿灿,嫩嫩的香香的,这就是八女茶。想日本人也有发扬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精神,但这里好像不斗天,因为这里气候温湿、风调雨顺、从不不缺水。这茶山下就有个水边公园,几乎自然形成,可坐谷底望两岸层层石垒梯田。茶山上有多处泉水流出,我们在那里洗干净了汽车,我们出门总带着大塑料壶,洗罢车又装满了清洌的泉水。
再行五分钟,来到一村口,村口有欢迎标志,是一棵树下一丛花中挺立着的一根巨大的男根。男根前面写着“欢迎”后面写着“一路当心,欢迎再来。”此村名“きのこ村”,きのこ——菌、蕈,蘑菇也。村口的标志是巨大的蘑菇、让我错看成了巨大的男根?蘑菇或男根,它旁边是个停车场,停下车看到河川那边有片有许多高脚小木屋的很漂亮的野营场,方知“きのこ村”是指那里。而河川这边路旁有栋小楼,名叫“お茶の里纪念馆”——茶乡纪念馆。纪念馆在一山坡下,看它得仰视,这一仰视不要紧,看到纪念馆背后,青山之颠,又有一巨大男根,巍峨射指青天!奇岩也!灵岩寺冠名于其乎?
(本文作者系普通经营者) |